《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时间:2023-04-09 06:24:49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

所谓“温故而知新”,防控疫情,宅于家中,我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从关注思维的角度,深受启发——育人至心,读思共促。

其一,启迪学生思考,关注教学软实力。

“思考”这个词,常常浮现于脑海。李莉老师去年到校指导教学工作,她提出语文课上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听之,思之。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到,“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由于生活经验,年龄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我最初关注“如何评价学生”,“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那时,我勤于写教育日志,其教学理念仍停留在表层。一个企业不是电脑最新,办公楼最新,就是最好的。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才是尤为重要的。思考,就是教学中的一个软实力。

那么如何让学生乐于思考呢?康·季·乌申斯基也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绘画可以将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结合起来。班中有几个喜欢儿童画的女孩,低年级他们的写话能力并不突出。经过了两年的儿童画学习,他们的习作具体生动,运用多种感官,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 ……此处隐藏20677个字……的事实:如此令人烦恼,令人头痛的“后进生”,他们的制造者可能恰恰正是我们教师!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由于上述的原因,大多仍然也只能沿用的是前人的老的教学思路和旧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对待教育的一些新问题,尤其是“后进生”问题,缺乏教育的技术与艺术的解决,仍然是“打、骂、罚”。在此过程中,鲜活的孩子们,在我们这些教师所谓“很负责任”的教育中,“自尊感”、“进去心”、对“学习的爱”已经渐渐消逝,他们对待学习越来越麻木。其结果就是后进的越来越后进,教师也越来越烦恼。在这恶性循环下,美妙的教育过程对于这些“后进生”和“后进生”的老师来说,都成了一种痛苦的折磨……

于是,便发生了在那个美丽的午后,办公室里的怨天怨地,教室里的痛苦折磨。我相信,这样的故事,并不只在我们学校演绎,它同样演绎在存在教育,存在学校的每个地方。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一是读书,读教育的经典著作,最新的关于教育理念的杂志、报刊,从中吸取精华,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二是积极向优秀的同行学习,学习他们新颖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好的做法,努力提高自己解决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技术和能力。在对“后进生”问题的解决中,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以苏州大学心理学博士说过的一句话“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为座右铭。在对“后进生”充满爱心、耐心的同时,更需要一份智慧的思考,在理论中学习,在实践中反思,不断的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而不是轻言放弃。

当我们做到这些后,我相信,在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上,都将会盛开教育那欢快、灿烂的花朵,同时我们每个教师、每个学生也将会再次在心头一同共享那份教育的温暖!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